

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,他不認為改革後的通識科便等同國民教育科,當局亦沒有打算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,認為以滲透在不同科目的方法,教導學生認識國家、香港與國家的關係、培養國民身份認同等,效果比獨立成科更自然。
楊潤雄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被問到,老師和學生能否在課堂上討論內地的缺點,他指出討論要基於事實陳述,讓學生可以作理性分析,增強明辨慎思的能力,他舉例指,內地的貧富懸殊等可以討論。
楊潤雄又提到,若要討論內地及香港的司法制度,教師應該解釋兩地的差異與「一國兩制」有關、亦應該列明兩種司法系統的好處及壞處,讓學生自行判斷。
楊潤雄又指,新科目推行後,會設立「課程監察」,教育局會派員到學校了解,包括視學和課程探訪等,但否認是向老師施壓,呼籲以平常心面對,形容教育局除了有監察角色,亦有支援作用,可了解學校在教授新科目時會否有困難等。至於局方要求學校成立國家安全教育小組,並需定期提交報告,楊潤雄否認是想成立「糾察隊」,重申國家安全是新事物,希望做到全校參與,未來亦會到學校安排講座。